蘭州,滄海桑田綠的變遷
以前的蘭州,你絕對享受不到南方那種特有的一望無垠的綠。黃河兩岸如肺葉般的南北兩山的樹木在光禿禿的群山中也不過是滄海一栗。即便如此,這南北兩山的樹林也經(jīng)歷了上百年蘭州人民汗水與心血的養(yǎng)育。在今天,黃河兩岸的五泉山、白塔山、蘭山、徐家山、五一山……紅花綠草、林木繁茂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這座城市的名片;而附近的興隆山、吐魯溝等去處更是花紅柳綠,蝶舞鳥鳴,溪流淙淙。蘭州人休閑生活,離不開它;外地人旅游觀光,總要對它投去別樣的目光。
蘭州為兩山環(huán)抱、黃河橫貫中流的西北名城,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燦爛的明星。歷史記載的南北兩山森林茂密,萬木蔥蘢,是蘭州兩側天然的綠色屏障。曾經(jīng),甘肅、陜西等西北地區(qū),曾經(jīng)是植被良好的繁榮富庶之地。至清代,蘭州還有“林泉幽閑”之地,“林木蔥郁”之景,但由于自然災害和人為亂砍濫伐,導致了嚴重荒漠化,長期以來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是綿延橫亙的濯濯童山,嚴重影響著人民的生活和城市的形象。蘭州人民為了改變生存環(huán)境,從19世紀中葉開始就探索開展人工植樹造林、改造自然的問題,到今天已經(jīng)歷了100多年的歷史。
綠化南北兩山是蘭州老百姓多年的夙愿。在1949年以前,許多仁人志士也曾心動,也曾行動。蘭州市兩山造林最早見于《重修三臺閣》。道光12年(1832年)陜甘總督楊遇春重修皋蘭山山頂三臺閣后,總嫌只有崇樓杰閣太單調,便籌措資金,雇工在三臺閣四周“挖窖蓄水,栽樹成蔭”,上世紀40年代還殘存有數(shù)株高大蔭濃的榆樹。1926年春,楊慕時倡導在蘭州南郊開展人工造林,為紀念
1940年底,經(jīng)濟學家張心一教授出任甘肅省建設廳廳長。他到任后不久,就在徐家山種樹種草,進行保持水土的實驗,此舉開創(chuàng)了我國荒山綠化的先河,引起了國內(nèi)外許多專家和學者的關注,不斷有各地政界要人來蘭州徐家山參觀考察。尤其是蔣介石兩次來蘭州,不僅給蘭州留下了許多故事,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綠化史。
1942年8月,蔣介石偕夫人宋美齡,西巡視察。據(jù)有關記載,蔣介石視察蘭州時,登臨省政府后花園北城墻上的拂云樓,看見黃河滾滾東去,甚是壯觀,可南北兩山光禿無樹,就問省主席谷正倫,為何不在山上種樹,如此光山禿嶺豈不怕蘇美友人恥笑嗎?谷正倫等人回答說,山坡干旱缺水不能種樹。蔣介石持望遠鏡觀察到皋蘭山東側珠子山的一株大榆樹,說那樣高的山頂,都有大樹生長,為什么說山坡干旱就不能種樹呢?蔣介石在谷正倫、張心一的陪同下,視察了徐家山種樹種草的實驗。在視察的過程中,他對這里種樹種草,綠化荒山的實驗,頗感興趣,并連連點頭稱贊。視察后,親自留下了手諭,責成省府支持、督辦蘭州綠化荒山的事業(yè)。同時還撥給??顑汕f元,??顚S?,令設機構,掌管綠化南北兩山事宜,并令每年向他匯報一次造林情況。同年12月,省城蘭州成立了“蘭州造林委員會”,谷正倫自任主任委員。將徐家山至金城關一帶荒山命名為中正山。并由該委員會負責、策劃蘭州的荒山綠化工作。1943年開始挖水平溝、魚鱗坑,種植白榆、紅柳、側柏等耐旱喬灌木,至40年代末,共植樹約40萬株,后來存活了十多萬株。
為紀念蔣介石視察蘭州徐家山,種植紅柳一棵,名為“蔣公柳”,宋美齡與
世代變遷,歲月流轉。新中國成立后建立了徐家山林場,造林綠化,建果園。1992年7月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處于全園中心的森林風景區(qū),溶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昔日荒山野嶺的徐家山,如今已是綠樹成蔭,一片蒼翠,并成為國家森林公園,對游客開放。也是蘭州人民休閑、度假、旅游的最佳去處。那兩棵樹立在中正山巔,掩映在當年栽種成活的紅柳、側柏之中的紀念碑,它是蘭州人民綠化荒山的見證,也是游客駐足觀瞻、照相留念的地方。站在“中正廳”下,看著滿目的綠,就能感受到半個多世紀來蘭州人的艱辛努力,才使得這個原本荒蕪的地方蓬發(fā)了喜人的綠色,這份綠色來之不易,因為這里的自然條件比起南方的濕潤和得天獨厚,實在干枯的很是尷尬。但是一代代蘭州人發(fā)奮努力,用百倍的汗水換來的滿山清涼。
對于地處內(nèi)陸的蘭州來說,干旱是造林綠化的最大障礙。從建國后的第一個春天起,英雄的蘭州人民從開始背冰上山,植樹造林。到50年代末期,背冰植樹高潮出現(xiàn)。新中國成立后,蘭州市委、市政府對綠化造林極為重視,發(fā)動和組織人民群眾持續(xù)地開展人工造林運動。1957年和1958年,蘭州市農(nóng)林局鑒于南北兩山干旱缺雨,所栽的幼樹成活率低,發(fā)出了《關于背冰澆樹運動的緊急通知》,先后多次發(fā)動群眾背冰上山,使所栽的幼樹得到冰水灌溉。1958年在甘肅省委提出“苦戰(zhàn)三年,改變甘肅面貌”的號召下,蘭州市組織開展了群眾運動與專業(yè)基建相結合的南北兩山綠化運動,將所有荒山全部進行了分片劃段,指定各個機關、團體、學校、部隊、包干綠化。到1982年,建立起7個國營場站,興修了一批為南北兩山綠化造林服務的水利、道路等設施,發(fā)展灌溉面積9910畝,保存人工造林面積1.3萬畝。
在這支綠化大軍中,不乏省委書記,老將軍;不乏畫家,詩人,但更多的是一代代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成千上萬的生活在蘭州的人們,說著不同的方言,硬是用一種老愚公精神,將黃河水挑上南北兩山,栽下一棵棵楊樹、柳樹、槐樹、泡桐樹,育出一片片新綠。幾十年來,他們頑強不息,把愛種植在黃土中,把情播灑在心靈里,用一種渴望,一種期盼,呵護著南北兩山綠色的精神家園。1983年,南北兩山第一個綠化上水工程完工,黃河水首次引上了皋蘭山。同年8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同志來蘭州視察,提出了“種草種樹,治窮致富”的號召。在100多年的歷史中,蘭州人民兩山綠化付出了心血,也取得了驕傲的成績。尤其是改革開放后從1983年開始,南北兩山人工造林面積從1萬畝迅速發(fā)展到目前的58萬畝——這是黨政軍民共建的綠色豐碑!
值得一提的是,甘肅種草種樹形成千軍萬馬的群眾運動和當時的團中央書記處書記胡耀邦有一定的關系。1956年3月1日,共青團中央在延安召開陜西、甘肅、山西、內(nèi)蒙古、河南五?。▍^(qū))青年造林大會。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qū)的1200名代表參加了這次大會。這次大會拉開了全國大規(guī)模植樹造林群眾運動的序幕,也給甘肅千軍萬馬地在隴原大地種草種樹奠定了基礎。3月2日,胡耀邦向大會作了題為《青年們!把綠化祖國的任務擔當起來》的報告,從此揭開了甘肅綠化的又一個新紀元。1983年8月,時任黨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視察甘肅欣然題詞,“種草種樹、發(fā)展牧業(yè)是改變甘肅面貌的根本大計”。他指出,要大抓植樹、種草,改變甘肅干旱面貌。要把這一活動開展起來,就要敢于批評那種認為沒有水利工程就不能植樹、種草的思想。一百多年前,陜甘總督左宗棠帶兵進入新疆后,就從烏魯木齊到蘭州種了一路的楊柳樹。別人為他寫了一首詩說:“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指的就是這件事。左宗棠是個封建社會的官僚,尚且有此氣魄,我們是共產(chǎn)黨人,為什么就不行?我看,只要下決心抓,一定能搞得更好。關鍵是要解決那種認為無水利工程就不能植樹、種草的思想。1998年12月,經(jīng)甘肅省委、省政府領導同意,中共甘肅省委綠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和蘭州南北兩山綠化指揮部辦公室,編輯出版了《綠色豐碑——蘭州市南北兩山綠化開發(fā)文件及經(jīng)驗匯編》一書。書中收錄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及其他幾位中央領導同志的有關指示,胡耀邦在甘肅視察工作中所作的指示、講話及“種草種樹,治窮致富”題詞等,也收進此書,李子奇為此書寫了長篇序言?!缎蜓浴窛M腔熱情地謳歌了“英雄的蘭州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從建國后的第一個春天起,每年都背水上山,植樹造林,歷屆省、市委、省、市政府都為此作出了貢獻”,“特別是1983年以來,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全國人大關于全國義務植樹決議和胡耀邦同志‘種草種樹,治窮致富’的指示,在認真總結過去經(jīng)驗的基礎上,及時發(fā)出了‘全省綠化看蘭州,蘭州綠化看南北兩山’的偉大號召,全市黨政軍民迅速掀起了‘千軍萬馬,地動山搖’地向荒山荒坡進軍的群眾運動,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實踐證明,這些成績都與貫徹執(zhí)行胡耀邦的“種草種樹、發(fā)展牧業(yè)是改變甘肅面貌的根本大計”的指示分不開的。
據(jù)有關資料統(tǒng)計,2000年以來,蘭州市各級政府投入南北兩山綠化的資金接近9個億,其中中央投資4.8億元,省上投資5500萬元,市上投資1.78億元,7個縣區(qū)投資1.48億元,新增綠化面積44萬畝,其中上水工程造林18萬畝,“三水”造林26萬畝。同時,建設完成了一大批水利、道路、防火等基礎設施。目前,南北兩山綠化面積累計達到58萬畝,成活各類樹木1.3億株。兩山綠化是在300毫米左右年降雨量的自然條件下,經(jīng)過幾代人和歷屆省市政府的不懈努力而建成的一片純?nèi)斯ど鷳B(tài)林,確實來之不易,蘭州人民不畏艱難、改造山河的精神和取得的驕人成績在國內(nèi)外引起了強烈反響。近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朱容基、賈慶林、曾慶紅、賀國強、彭云、萬國權、許嘉璐、孫孚凌、楊汝岱、馬萬琪、曾培炎等先后來蘭視察了兩山綠化。原國家林業(yè)局局長周生賢2002年和2004年曾兩次來蘭視察南北兩山綠化,并高度評價南北兩山綠化“不僅為蘭州林業(yè)爭了光,為甘肅林業(yè)爭了光,也為中國林業(yè)爭了光”。
今天,撫摸著萬里黃河,站在南北兩山上俯瞰金城,黃河如帶,綠樹成蔭。五一山、白塔山、徐家山、五泉山、蘭山……黃河兩岸四十里風情線等地方,綠色的樹叢與植被已把蘭州圍成大西北的天然氧吧,蘭州空氣質量每年達到良好指標的天數(shù)已達280天以上,基本形成了一年四季天藍、水綠、空氣潔凈,適宜居住與休閑的良好環(huán)境。尤其市區(qū)南河道的開通與建設,從根本上徹底治理了數(shù)十年的污染源,疏通了市區(qū)水流的動脈;再加上兩岸秀木蔥蘢,花草茂盛,也成為市區(qū)一道新的風景線,成為蘭州人又一處眷戀光顧之地?,F(xiàn)在,蘭州東起榆中興隆山,西到永登吐魯溝,綠海涌波,風景如畫,羊皮筏子載著成千上萬蘭州人的綠色愿望,把古老與現(xiàn)代的美種植成一片不斷擴大的精神新綠,讓一種不屈不撓,無怨無悔的愛在絲綢之路上延伸。
或許,目前蘭州南北兩山的這片綠,在大西北或許只是一種綠的象征,甚至只是一片精神的寄托??赡苷驗檫@一點,蘭州人才勇于把綠色的信念種植在上百載春秋中,為和諧的人居環(huán)境拼搏,為甘肅的崛起添磚加瓦。這一片片綠色,足以叫我相信,一片再小的綠色也能穿越時空,雖然它綠的光亮只能庇佑一塊無法用大小來衡量的土地,但它也會亮麗這塊土地上拔節(jié)的歷史!更何況每一片巴掌大的綠色連成一個綠的世界,那時,飛天的故鄉(xiāng)將是春風年年度玉關的如詩如畫的秀美山川。
是啊,蘭州人民在黃河兩岸種植下去的是生命的新綠,茂盛著的卻是挺拔向上的精神,這種精神是不朽的,因為它是蘭州人民煥發(fā)出的甘肅精神的真實寫照!
作者:甘肅省蘭州市雁兒灣二勘院730020劉志宏
電話:18719786896 郵箱:liuzhihong05@163.com
作者簡介:劉志宏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jù)《服務條款》,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wǎng)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wǎng)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wǎng)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jù)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